近日,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京公布了中国环境绿皮书《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(2012)》(下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全国31省会及直辖市城市2011年空气质量排名中,北京等三城市位居后三位。海口市位居榜首,并且连续四年保持这一纪录。
兰州、乌鲁木齐、北京分获倒数前三位
上述空气质量排行榜中,第2到第10分别是昆明市、拉萨市、广州市、福州市、南宁市、贵阳市、呼和浩特、南昌市和长春市。从第11位到第20位分别是:长沙、上海、银川、扬州、沈阳、重庆、天津、石家庄、成都、南京。第21位到第26位分别是:济南、西宁、哈尔滨、郑州、太原、武汉。最后5名,也就是第27到第31位分别是:西安、合肥、北京、乌鲁木齐、兰州。
据了解,该排名是自然之友自2008年起,根据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每日发布的 “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”中的数据,对31个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汇总,数据包括Ⅰ、Ⅱ空气天数、二氧化硫天数、二氧化氮天数和可吸入颗粒物天数。按照Ⅰ、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排名依据进行排列后得出的结果。
“这个排行榜我们进行了4年。 ”绿皮书主编助理张伯驹在发布会上表示,从2008年到2011年这4年的平均排名来看,平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海口市、昆明市、拉萨市。其中也有不少城市连续四年排名 “垫底”。平均排名倒数第三位是北京市,08年和09年排名倒数第四,在2010到2011年排名倒数第三。平均排名倒数第二是乌鲁木齐市,平均排名倒数第一位的是兰州市。
“中国绿色公民正在健康成长”
除了发布全国31省会及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榜,自然之友还公布了“2011年中国公众参与环保十大事件”榜单。入选的十大事件分别是:消费者致信苹果公司要求治理供应链污染、公众要求渤海溢油事故责任方道歉、民间力量参与解决云南铬渣污染、长江小南海保护区水电开发之争、全民关注大气PM2.5污染问题、海南民众反对开发商毁坏水椰林、南京市民梧桐树护绿行动、广州市民建言城市亮化工程、各方联合保护辽宁斑海豹栖息地、公众自发进行奢侈性水消费调查。 (排名不分先后)
“所有这些行为都说明,在中国的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时候,中国绿色也正在健康成长。 ”自然之友的理事长,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杨东平表示,最终中国环境的改善必须要靠公民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,改善我们的生产方式、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,来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。(张纯洁)
|